農村俗語:『公牛常吃貓須草,看到母牛不願跑』,貓須草是啥?

李大哥最近有點煩。

李大哥心煩的原因就在於他養殖的一頭公牛身上出現了一些特殊狀況,這頭公牛一旦看見母牛就會遠遠地躲開,絲毫沒有想與母牛親近的樣子,用農村土話來講就是『蔫了』。

要知道,李大哥全憑這頭公牛賺錢呢!公牛一旦不願意與母牛親近,還怎麼能夠靠這頭公牛賺錢呢?

農村俗語:『公牛常吃貓須草,看到母牛不願跑』,貓須草是啥?

前天下午,李大哥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突然聊到了自家公牛的身上了。

當李大哥講述完自家公牛身上存在的問題後老農開言道: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公牛常吃貓須草,看到母牛不願跑』這句農村俗語嗎?在平時的時候,你怎麼不給公牛多飼喂一些貓須草呢?『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什麼是貓須草呢?』李大哥不解地問道。

老農說:是啊!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至於說你不知道啥是貓須草,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接下來,老農開始給李大哥講解起貓須草來了。

老農說:貓須草,別名腎茶,又名貓須公、牙努秒等。

是一種管狀花目,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貓須草的莖稈直立,株高約在1-1.5米之間,莖稈呈四棱形,莖稈上具有淺槽及細條紋,同時,莖稈上還被有倒向的短柔毛。

貓須草的葉片呈卵形、菱狀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紙質葉片上面呈欖綠色,下面呈灰綠色,葉片長約2-5.5厘米,寬約1.3-3.5厘米,葉片先端急尖,基部呈寬楔形至截狀楔形,葉片邊緣上具有粗牙齒或疏圓齒,葉片兩面均被有短柔毛及散佈有凹陷的腺點。

貓須草的花序為輪傘花序,花序上的苞片呈圓卵形,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苞片先端驟尖,苞片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苞片上具有平行的縱向脈。

貓須草的花冠呈淺紫色或白色,花冠外面被有微少的柔毛,在花冠上唇上疏佈有銹色腺點,花冠的內面在冠筒下部疏被有微少的柔毛,一般情況下,花、果期均在5-11月份。

貓須草在中國的雲南南部地區、廣東地區、海南地區、廣西南部地區、臺灣地區、福建地區的林下潮濕處以及部分無蔭平地上均有分佈。

據測定,貓須草中含有硫酸鈣、未知的有機酸鈣鹽和鉀鹽、揮發油、皂甙、戊糖、己糖、葡萄糖醛酸、內消旋肌醇等化學成分,自古以來,就經常被當做一種重要的中藥材使用。

因此,有了『腎草』的稱謂。

在過去,一些有經驗的公牛養殖戶就經常采用貓須草飼喂公牛。

在每年春、夏、秋三季時,他們會先將貓須草鮮草鍘碎,然後拌入到飼料中飼喂公牛;而到了冬天的時候,他們則會先將貓須草幹草打成草面,然後將草面拌入到飼料中飼喂公牛。

由於貓須草無毒,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因此,人們在采用貓須草飼喂公牛時並不拘量,多了,就多喂;少了,就少喂,總之,只要經常喂就行。

依據經驗,凡是經常食用貓須草的公牛,是根本不會出現不願意看到母牛的現象的。

因此,農村才有了『公牛常吃貓須草,看到母牛不願跑』這句俗語呢!

聽老農講到這裡,李大哥總算是弄明白了什麼是貓須草了。

李大哥感慨地說:薑是老的辣,還是你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有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