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就算是家養也依然是野性難除,貓的生存法則,殘忍又血腥。

即使是家養的貓也仍然是野生的,很難擺脫。

貓的生存規則殘酷而血腥。

家貓數量超過40萬隻。

很多人認為貓是軟萌的,但也有人認為貓即使被馴化了也還是野性的,尤其是當它們的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貓所能玩的生存法則就是殘忍血腥。

家貓的起源據有關資料顯示,貓被馴化的歷史約有1萬年。

雖然它們已經伴隨人類很久了,但是和被人類馴化馴養了三萬年的狗相比,那麼這並不能算長久。

貓就算是家養也依然是野性難除,貓的生存法則,殘忍又血腥。

最早的家貓被馴化的記載是在古埃及。

埃及人發現田裡的谷物因為有野貓的存在,並沒有被老鼠吃得太多。

糧食收獲後儲存在糧倉裡,但它們總是受到老鼠的光顧,而老鼠之所以能在糧倉裡肆意吃東西,主要是因為沒有天敵。

最後,埃及人馴化了野貓以驅趕糧倉中的老鼠。

埃及人對待貓的態度不僅僅是一種『家畜』,而是一種生命的代表,因為貓的眼睛會隨著光線閃爍,這與埃及神話傳說中的神靈形象是一致的。

家貓不僅被當作祭品,在羅馬帝國甚至成為尊崇的對象,以至於對整個西方文明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

從一開始,誰也分不清野貓和人類的關系是馴化還是合作。

或許從一開始貓就願意和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貓無論是被人類成功馴化,還是僅僅為了糧食安全和避風雨,都可以獲得。

貓被馴化了嗎?在現代人的飼養模式中,貓幾乎完全被當作寵物來飼養,尤其是在城市裡越來越多的人獨居的情況下,養貓養狗被視為一種精神上的陪伴。

甚至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的時候,養貓養狗也算是養孩子,貓被親切地稱為毛孩。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和最好的朋友,貓是貓最好的朋友。

這句話雖然多少流露出現代人對毛孩的贊美,但不難看出養貓的人類的復雜心理。

看看家裡的貓咪,有時軟萌可愛,對主人十分親熱,但有時卻冷漠無情,甚至還會狂吠。

此外,貓的行為始終保持野性。

即使被馴化,它們也從未失去捕獵的能力。

不管是出去抓老鼠生吃,還是爬樹和鳥鬥智鬥勇,終究會被抓到。

這些鳥是生吃的。

這不禁讓人疑惑,貓真的被人類馴化了嗎?家貓是否被馴化一直是科學家爭論最多的話題。

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考古學家已經提供了一些證據來證明。

1983年,考古學家在塞浦路斯島發現了一塊貓顎骨,經過考證,發現這是8000年前留下來的,而這塊貓骨頭與當地社會地位較高有關。

墓主合葬。

科學家對墓地進行考察後發現,該墓至少距今已有9500年,因此推測人類飼養家貓的歷史約有1萬年。

即使被馴化了一萬多年,貓也從未離開過野外,這一點可以從另一位科學家的實驗中得到印證。

科學家們對來自世界許多國家的家貓和野貓的DNA樣本進行了測序和分析。

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表明,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家貓和野貓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非洲野貓。

更令人驚訝的是,家貓的DNA與野貓的DNA高度一致。

也就是說,全世界的家貓和野貓除了毛色和體型不同外,其實家貓和野貓的本質幾乎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人類雖然養了萬年貓,但對貓還是不熟悉。

此外,科學家還表示,動物的馴化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捕捉和喂養,一個是繁殖中人工選擇的影子。

人工選擇是指定向保留對人類有益的突變,讓具有有利性狀的個體進行更多的繁殖。

這種『人工選擇』在同樣被馴化的狗身上可以很好地體現出來,但在貓身上則不然。

甚至,即使是家養的貓也一直保留著非常敏銳的捕獵本領,所以貓在被遺棄的情況下也能更好地生存,並迅速回歸野外。

案例中可見一斑。

那是2015年發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案例,當地的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接到舉報說有人蹂躪家貓,時時刻刻都能聽到貓的慘叫聲。

愛護動物協會趕到現場後,發現地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貓屎,嚇人的是血和貓的殘骸,地上散落著毛發,有貓的骨頭。

甚至還有一些斷肢長毛,屋子裡隻剩下一隻瘦骨嶙峋的貓,眼神狂野而充滿敵意。

這一幕,讓愛護動物協會的人看到了這地獄般的一幕。

他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將幸存的貓帶走,並通過警方找到了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