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孫喆
綜合新華社、《經濟日報》等媒體報道,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全方位、無差別的制裁在糧食和能源等領域產生外溢效應,對歐洲經濟和全球產業鏈造成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讓歐盟遭到制裁『反噬』,歐盟各國能源價格大幅上漲。
當地時間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國情咨文《來源:《華盛頓郵報》》
舌尖上的危機:歐洲人的餐桌在動搖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世界糧食市場上舉足輕重,烏克蘭更享有歐洲的『面包籃子』之譽,歐洲消費的小麥中有四分之一來自烏克蘭。
然而,沖突和制裁給了全球糧食供應鏈以兇險的一擊。
報道指出,俄烏沖突引發的糧食市場波動,對長期依賴從俄烏進口食品、飼料、化肥和能源的歐洲農業部門造成嚴重沖擊。
如今的歐洲,有人正為自己的一日三餐而憂心忡忡。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希臘每年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約25萬噸動物飼料,俄烏沖突開始後,不僅從俄烏進口中斷,其他玉米或小麥生產國也減少了出口。
在瑞典,雞蛋產業籠罩在悲傷情緒下。
俄羅斯和烏克蘭是農產品出口國,是許多食品生產商的上遊供應者,沖突和制裁使得瑞典雞蛋業面臨成本上漲的巨大壓力。
報道稱,瑞典雞蛋業正在與主要利益相關商展開定價談判,幾家大的雞蛋生產商已經宣佈雞蛋價格將『大幅上漲』。
對於正在與電費、燃料、食品甚至是房屋抵押貸款等生活成本全面上漲『作鬥爭』的瑞典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雪上加霜的消息。
另據CNN報道,當地時間2月22日,英國最大的商超集團樂購開始限制顧客購買部分水果和蔬菜。
報道稱,樂購超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證實,超市目前已對西紅柿、辣椒和黃瓜開始限購,每位顧客限購3包。
攝於英國達爾馬諾克的一家樂購超市 《來源:推特》
據了解,英國目前對部分果蔬實行限購的並非樂購超市一家,包括阿斯達、莫裡森在內的多家超市也開始限購果蔬。
阿斯達超市的一位發言人稱,由於西班牙南部和北非的『惡劣天氣條件』,超市在從當地進口水果和蔬菜時『遇到了挑戰』。
報道稱,目前,英國超市的『斷供』局面預計將持續數周,之後英國本土農產品將『補位』,以填補貨架上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據央視新聞報道,此前,英國全國農民聯盟負責人警告稱,由於農民在努力應對不斷上漲的能源成本,今年從西紅柿到菜花的各種蔬菜都有可能被配給供應。
該聯盟的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主席米內特·巴特斯指出,勞動力短缺、動物飼料成本增加、通貨膨脹和俄烏沖突造成的供應鏈危機,令英國的農業生產充滿挑戰。
自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而天然氣正是氮肥的主要原料來源。
巴特斯表示,盡管最近幾周英國汽油價格有所回落,但仍然是歷史平均水平的三倍;而化肥價格則是自2019年以來上漲了169%。
2022年6月19日,位於德國柏林的一家加油站《來源:美聯社》
能源危機:德國政客們不斷升級的『洗澡法』
據央視新聞等媒體20日報道,德國權威經濟研究機構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說,在俄烏沖突及其引發的能源危機中,德國經濟損失已經達到1000億歐元《約合1067億美元》。
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茨舍爾表示,相比其他歐洲國家,德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度更高,能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較高,『極度依賴《他國》出口和全球供應鏈』,因而在經濟上受烏克蘭危機影響較大。
在德國盧佈明拍攝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 資料圖《來源:BBC》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深陷能源危機的德國就開始和『洗澡』較上了勁。
據環球網等媒體此前報道,去年8月,在德國『聯邦政府開放日』期間,德國總理朔爾茨被問及多久洗一次澡,他回答稱『每天』,這個答案讓不少民眾頗為不滿。
對此,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調侃稱,鑒於歐洲目前的能源危機,朔爾茨可能是歐洲唯一一個能好好洗澡的人。
由於深陷能源危機,不少德國政客『創造』出多種洗法,不斷『升級』。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建議民眾縮短淋浴時間以節省能源。
據央視新聞報道,相關數據顯示,幾乎三分之二的德國人每天至少淋浴一次,平均淋浴時間為8到12分鐘。
對此,能源效率小組負責人表示,如果縮短淋浴的時間,會相應地減少能源消耗,『比如用5分鐘而不是7分鐘淋浴,能減少大約30%的能源消耗』
另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德國石荷州州長君特表示,他多年來一直堅持用冷水洗澡,即使冬天也是這樣,隻在洗頭時調高水溫。
來自綠黨的參議員亞拉什則表示,自己每天早上隻是『像貓一樣』簡單地洗一下就可以了。
報道稱,除了『快洗』『少洗』以外,還有政客建議『不洗』。
同樣來自綠黨的巴符州州長克雷奇曼在接受《南德意志報》采訪時建議,天冷的時候隻給家裡的一個房間供暖,並且以濕毛巾擦身來代替淋浴。
對此,有網友評論稱,隨著能源危機持續升級,『洗澡法』也在『升級』,『不知道以後還會有什麼樣的節能‘妙招’出現』
隻有通過和平談判才能找到解決方案
綜合新華社、《北京日報》等媒體報道,2月19日,美國上千名反戰人士在位於首都華盛頓市的林肯紀念堂前舉行集會,齊聲高喊:『不要更多戰爭!』抗議者要求美國停止煽動俄烏沖突、促進雙方和談、解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削減美國軍費等。
報道稱,組織者表示,這可能是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最大反戰示威。
2月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名抗議者手舉標語在林肯紀念堂前參加集會《來源:新華社》
《北京日報》指出,不久前在德國舉行的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俄烏沖突自然地成為了討論的重點。
當俄羅斯和伊朗作為區域安全的重要角色被排除出會議,『安全會議』的話題也似乎偏離其主題時,中國代表發出了擲地有聲的和平強音——建設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
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中方還將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繼續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
『對於烏克蘭危機,中國將繼續勸和促談,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推動對話協商,謀求共同安全』據《環球時報》等媒體報道,21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安全倡議: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國方案』藍廳論壇上表示,中國將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供中國智慧。
連日來,中國接連表態對烏克蘭危機勸和促談,特別是將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吸引了國際社會極大關注。
在俄烏沖突爆發一周年之際,世界越來越多國家希望這場沖突能早日結束。
正如《光明日報》在《一場『馬拉松』 沒有『直通票』》一文中所說,『俄、烏是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糧倉’,理應成為復蘇世界經濟的動力,並為全球消除貧困和饑荒作出貢獻。
俄烏沖突是歐洲乃至天下之大不幸,勸和促談是解決國際糾紛和武裝沖突的基本原則。
俄烏雙方隻有通過和平談判才能化劍為犁,為俄烏沖突找到解決方案』
《綜合來源:新華社、《光明日報》、BBC、《經濟日報》、CNN、《工人日報》、央視新聞、《環球時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北京日報》、環球網、《華盛頓郵報》等》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