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貓舍別墅,無盡自由。《圖+文》

項目名稱 | 陽光城愉景灣

項目面積 | 260㎡

項目戶型 | 疊墅《下疊》

設計風格 | 現代簡約

早些年我隨父母移民去了美國,我和太太也相識在美國,現在育有一個5歲女兒,但是在國內仍有許多親朋好友,所以每年會有3-4個月的時間留在國內。

我到過不少城市,它們各有特點,或時尚年輕,或古樸沉穩,或煙火繚繞。

惟獨我的家鄉——吳中,向旁人描述起來總有些詞不達意——它閑適愜意,安逸且自在。

經過多方考慮,我們在這重新覓得一處新居。

『晨霧恍惚之間,建一座自由之所,現代簡約的格調,和自然做鄰居』這是我對這個家的最初規劃。

我在網上查閱了多家設計公司的資料,在層層刪選和門店拜訪之後,最終確定了星傑的設計師。

由於在國內的時間有限,而我與設計師的幾次會面都非常愉快,很快便敲定了合同。

將家裡裝修的重擔完全托付給他。

此後,我們日常的溝通和裝修的推進都在線上進行。

太太和我都比較喜歡簡約、現代,不想要過多的裝飾,我們認為家是靈魂的舒展之地,亦是我們相處最久的老朋友,溫暖大氣便可。

設計老師說他最初的的想法是『去風格化』 ,根據我們的需求與喜好選定了灰色直紋木飾面與白色的體塊,整個設計理念是通過構造真實、有溫度的生活情境,引導生活回歸本真,這使我和太太對於未來的棲息場所有了更加深刻而直觀的認識。

客廳

我最喜歡的是客廳與落地窗的夾縫空間,這裡保留了6米多的挑高空間,一側墻門面安裝了攀巖石與護墻板,平日裡喜歡運動的我,在家可以自由享受攀巖的樂趣。

每個空間形態語言應是豐富直白的,外擴出的攀巖墻與之附和,使得運動空間充滿生命力。

我們最欣賞的是設計師將情感融入了設計,大膽規劃全新的生活方式,創造了一個功能完整的生活空間,讓每一處角落都成為了風景。

客廳的背景是被弱化的,與此同時,整個餐廳也沒有主立面。

在這裡,空間就是光影的容器。

自然光穿過白色的紗簾,增添了一層『摩卡』的濾鏡,恰到好處的灰色被添上沉穩寧靜一筆。

地下室

地下室是整個家的活動空間,同時我又想兼具貓舍的功能。

設計師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將地下室一分為三。

地下一層一側是我們,另一側是貓貓的,中間玻璃移門做分隔,兩個空間既可以連通也可以互不打擾,而地下二層則是共同的活動空間。

在貓舍規劃初期,設計師就提出:地下室的通風不太好,如果養貓就一定要做好新風和除味系統,我毫不猶豫聽取了設計師的建議。

果然後期使用下來,家裡貓舍的氣味幾乎淡不可聞,比起貓咖店簡直是天差地別,這點我真的非常滿意。

地下一層靠墻的走廊是一個L型的空間,較為狹長,為了讓空間得到更好的利用,擺放兩組貓貓們的『獨立公寓』,大小正好。

這裡的『公寓』可以讓居住在裡面的貓貓自由轉身,或站或坐或躺。

成年貓貓應該至少提供0.23㎡的空間。

而公寓不僅大小滿足還有良好的通風和溫控,專人每天定時打掃衛生。

這樣的設計和服務也讓我更多的客戶放心把他們的貓貓交給我幫忙照看。

下到地下二層,這裡是我和朋友們的私人影院,貓貓在這裡也可以解放自己的天性,在墻上的貓架追逐嬉戲。

觀影時一邊擼貓一邊吃零食是一種絕佳的體驗。

主臥

移步主臥,撲面而來的是層次豐富的棕、灰色調,疏密有致的肌理譜寫出充滿韻律的溫馨氣質。

可靜謐、可質感、可簡約,同一空間的千面多變,設計師說:『設計手法是引子,需要用心境來造境』。

明暗交織,燈光氤氳,可選擇多種色溫的燈帶賦予了空間不同的層次感,暖色的燈光映照在墻上透露出柔和的質感,一切顯得通透而舒適。

臥室對面就是衛生間,中間用連軸電視作隔斷,既可用於臥室的娛樂也可以在泡澡洗漱時收看喜歡的節目。

浴室水汽較重,避免潮氣影響臥室正常的起居,衛生間和臥室都安裝了除濕和控溫的設備,衛生間還特別安裝了一臺除濕機。

浴缸邊緣處也做了隱藏式的排水口,可以有效防止浴缸的溢水。

敞開式衛浴設計,讓我們的生活無拘無束,沒有阻隔。

整個空間都呈現出簡單、隨意的姿態,純粹白的陶瓷浴缸明亮張揚且頗具時尚感。

浪漫與優雅,一切都是太太喜歡的樣子。

廚房

廚房是太太重點關注的對象,喜歡做菜的她,經常和設計師遠程視頻進行『雲監工』。

設計師說這是采用了海派精工的精準放線工藝,將廚房區域平面圖上的櫃體、電線、水管都1:1還原到了現場,不用擔心後期效果無法落地。

純凈的線條細細勾勒出開放式的廚房和島臺,賦予了餐廚空間一份精巧與細膩。

國外生活多年,吃慣了西餐,但仍然會忍不住懷念家鄉的味道,松鼠鱖魚、碧螺蝦仁、叫花雞······

太太每逢做到這些拿手好菜,女兒便會小饞貓似的蹲守在島臺旁,眼巴巴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

暮色降臨,在美感的引導下,金色光暈透過高腳玻璃杯而出,我和太太坐在這裡品上一杯紅酒。

突然間,內心輕松了許多,輕輕感受這靜謐的美好。

身處異國他鄉,這個居所承載了我們一家人太多的思鄉之情,隻有回到了這裡,才真正感受家的溫暖。

人、心、空間都充滿了自由。

看過半生風景,縱然有再強大的內心,也會憧憬一處庇護所,來滿足對過往歲月的種種的緬懷,和未知人生的萬般期待 。

我想,我大抵是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