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的日本山口縣,田野間滿是黃色、紅色、綠色的樹葉交織出油畫般的美麗畫面。
徜徉在這如畫的大地,車子似乎行駛在一筆筆勾畫出來的路上,在山水之間穿梭。
路轉溪頭忽現,我們在僅有兩車道的鄉路之中,竟然會偶遇日本網紅打卡地——棲月山雲林寺,當地人稱之為貓寺。
雲林寺的出名,不僅僅因為滿寺的貓兒雕塑,寺主人的親切和善必然也是讓觀者歡喜的重要原因吧!
鄉間小路旁,貓寺的入口是一級級臺階,看起來很有些年代感,臺階上落滿了紅色的楓葉,看起來非常浪漫,吸引遊人在這裡拍照留念。
臺階一邊,是一座高大的木頭貓雕塑,正招著左手,仿佛在招徠來來往往的客人,來寺裡小憩。
在日本文化中,貓舉『右手』是表示能招來財富,舉『左手』是表示能招來客人。
雲林寺門口的這隻大貓顯然不是愛財之貓。
沿著臺階向上走去,隨著這一步步,目光高度所及之處,廟門竟然有好多隻可愛的貓雕塑,都是卡通形象,還有日本著名動漫中的一休形象,想必是象征著寺裡的僧人。
站得最靠外的一隻貓舉著牌子,上面寫著:雲林寺無料《意為免費》停車場。
邁入廟門,步步驚喜。
雖然寺院不大,滿院看去,全是各種各樣的貓,有貓天使,抱著小爪,飛舞著翅膀,似乎在虔誠地祈禱;多隻小貓脖子上戴著圍嘴,似乎在等待美餐一頓;有三隻貓,一隻捂著眼睛不看,一隻捂著耳朵不聽,一隻捂著嘴巴不說,把佛家著名的禪語演繹得萌萌噠;有的貓手舞足蹈,活靈活現;有的貓低頭舔舐,雕刻得以假亂真。
不少遊人來寺裡寫下祈福的話,也是寫在貓頭形象的木牌上。
這些木貓都放置在正殿的門窗下,當時是大清早,我們唯恐驚擾了寺主人,準備在院子裡看看就走。
但就在我們戀戀不舍,即將離去之際,沒想到正殿的大門打開了。
一位面目和善,一眼看上去就是個單純、善良、實在的日本男士拉開大門,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去,他的妻子同樣滿臉的善良熱忱,為我們倒好了熱茶,準備了餅幹,邀我們在殿內坐下聊天。
進門時,下圖這隻黑貓把我們嚇了一跳,真的以為是一隻真貓在準備偷襲!
同行的朋友會日語,在她們幫助翻譯之下,我們了解到,原來這位熱心的男士,就是雲林寺的住持角田慈成,人如其名,名字裡就帶一個慈悲的慈字,和本人性格極其相符。
角田住持告訴我們,這座雲林寺建於400多年前,他是1996年來到這座寺廟擔任住持的,在10年之前,他開始在寺裡添加貓的雕像。
令人驚喜的是,角田住持竟然會中文,因為他有很多上海的朋友。
看到這對熱情的夫妻,我們心中有一個疑問——日本的僧人是可以結婚的嗎?
答案是肯定的。
在日本江戶幕府時期,形成嚴格的『檀家制度』,求佛教寺院嚴持戒律,吃素,也不能娶媳婦。
但德川幕府倒臺之後,明治新政府頒佈《肉食妻帶解禁令》,新令宣佈『僧人今後無論蓄發、娶妻、生子、食酒肉,皆聽從自便』。
因此,日本和尚都基本遵守了法令,不再成為特殊群體。
正在喝茶,哇!竟然走來了一隻大肥貓,而且十分粘人,在我們的腿上蹭來蹭去,還滿地打滾。
它原來是雲林寺的當家貓,在網絡上很有人氣。
據說寺裡還有幾隻『溜達貓』,我們沒有見到,但是看到了角田住持提供的照片,頓覺好玩極了。
喝完了茶,我們在大殿裡四處欣賞。
大殿裝飾精致、莊嚴,雖是和風,卻也感受到中國大唐的風韻。
往裡面走,別有洞天,一座偏殿裡全是貓的塑像,還有一隻貓神莊嚴坐落在核心位置,四周的貓各種姿態、表情,似乎活了一樣。
更有趣的是有幾個貓頭盔,全木質,很沉,可以戴在頭上,筆者戴上試了試,很有趣!遊客們還是要親身體驗一下。
據說日本全境有很多貓寺,今天親眼看到如此特別的貓寺,我們心中產生了第二個疑問——為什麼400年前就有了這座貓寺?
貓在日本歷史上是神一般的存在嗎?
這便是又一個日本文化問題。
日本人喜歡貓是有傳統的。
據說,日本在古代沒有貓,貓是在中國唐朝時期,由一位遣唐使帶回日本的。
所以,這日本國土上的第一隻貓,首先是在宮廷中養育的,能夠養貓的人都是貴族。
江戶時代,作為貴族標志的貓才走進尋常百姓家,也就特別受到人們的鐘愛。
鐘愛到了什麼程度呢?
百姓把貓當成神靈一樣祭拜,在不同的神社中,都供奉著貓,可以說貓在諸神之間擁有非同凡響的地位。
日本的文學界也喜歡貓,很多貓被寫入文學作品,包括日本古典文學《草枕子》《源氏物語》,及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
在日本的商場裡,也可以看到各種貓形象的商品。
結束在貓寺的參觀,我們依依不舍地和角田夫妻說拜拜,並合影留念,他們還向我們贈送了小禮物,日本人民太熱情了!在這麼美妙的地方,受到如此熱情的招待,我們更加舍不得離去,在車子遠去的一路上,貓寺一直是我們討論的話題。
期待再來山口縣!再見角田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