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貓咪是許多家庭都有的寵物,『擼貓』也成了不少人的愛好,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擼貓如果不小心,可能患上『貓抓病』。
3月27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獲悉,該院眼科近日收治了一例因為被貓抓,導致眼部視力急劇下降,險些導致失明的患者。
『我們確診這名病人,也是幾經波折』該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吳楠教授介紹,該名患者是一名小學生,3月20日左右到醫院就診。
孩子父母介紹,女孩的左眼突然出現了視物模糊、視物變形等症狀,雖前往多家醫院就診,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診斷。
眼科醫護雖然與孩子進行了多次交流,但都未能明確她的病因。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
救治團隊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小貓咪,不僅向媽媽申請養了一隻,還經常去照顧小區裡的流浪貓。
此前,孩子曾經被貓抓了幾下,但由於沒有出血,就沒有引起重視。
醫生們猜測,孩子是不是因為接觸了貓咪,而導致感染?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眼科林天蘭醫生對患者進行前房穿刺取眼內液,以及眼內液送檢查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組檢測。
結果顯示,女孩的眼內液中感染了漢賽巴通體,也就是貓抓病《眼型》。
明確診斷後,吳楠教授立刻對症下藥,為患者進行全身的抗菌治療,並叮囑患者父母要讓患兒多休息,暫時不要接觸家裡的貓。
在醫護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全身情況好轉,左眼視力也由入院前的0.2提高到0.6,視力明顯好轉,目前已出院。
專家介紹,貓抓病是寵物傳播的人獸共患病之一,由感染漢賽巴通體的貓抓傷或咬傷後侵入人體而引起感染。
該病臨床表現多變,以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征。
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病程多呈自限性,但免疫功能較低的兒童貓抓病症狀一般較為嚴重且不容易確診病因。
由於臨床上對貓抓病的認識比較局限,且針對漢賽巴通體的檢測技術尚未常規化,貓抓病易被漏診、誤診。
市民感染後如不及時醫治,可能會導致視力嚴重下降。
那麼,我們又應如何預防貓抓病呢?
吳楠教授建議,對於養貓的人,需要定時為家裡的貓驅蟲和體檢,並避免家貓與野貓接觸,防止自家寵物被感染。
免疫功能較弱的孩子應避免與小貓接觸,不能讓貓舔舐孩子的傷口,定期修剪貓的指甲,和貓接觸後及時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不要隨意逗路邊的野貓。
如果被貓抓傷或咬傷後,出現眼部發紅、視力模糊等情況,請立刻前往醫院尋求專業診治,以防患上貓抓病《眼型》。
貓抓病、狂犬病外,養寵還需小心這些疾病
過敏反應
貓毛或貓皮屑都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比較輕微的表現是打噴嚏或瘙癢,嚴重時可能出現系統性疾病,如反復發作的皮疹。
如果反復出現過敏,會影響免疫功能,出現免疫失衡,進而引發一些疾病。
過敏的原因還有很多,貓毛和貓皮屑隻是其中之一。
對於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的人群,與貓接觸後,症狀有加重趨勢,就要考慮是否繼續飼養。
寄生蟲
貓身上可能攜帶著各種寄生蟲,尤其是流浪貓,定期驅蟲十分重要。
體內寄生蟲一般包括蛔蟲、鉤蟲、絳蟲等,孕婦對鉤蟲敏感,如果被感染,可能會影響新生兒的健康。
體內寄生蟲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在清理貓咪糞便後一定要注意洗手。
體外寄生蟲一般包括跳蚤、虱子、蜱蟲等,蜱蟲叮咬以後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處理,不能直接拍死。
真菌感染
貓癬是一種真菌感染,很容易傳染給人。
真菌感染非常頑固,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瘙癢、脫屑和邊界清楚的皮疹。
長此以往,皮疹面積會擴大,影響美觀,給生活帶來一些困擾。
發現貓癬後要盡早治療,對於貓常接觸的東西進行定期清理,直接跟患有貓癬的貓接觸時應佩戴手套,在貓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後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上遊新聞記者 石亨
編輯:鄧晞
責編:林祺
審核:吳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