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想養貓,我沒同意,但是……。

上學期末的時候,小葉子主動去找了學校的心理老師,傾訴了家裡不讓她養貓的煩惱。

這個被拒絕,可能確實在她那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隔三差五去到同學家看到有貓有狗的、或是有個什麼事兒不開心了,就會拐到這件事、撅起嘴抱怨一番

我一開始對養貓,是堅決拒絕的,也寫過自己對寵物不太感冒甚至有點怕,是因為曾經發生過一些事兒。

要我從有個動物突然冒出來就會本能地嚇一跳,直接跳躍到養一個會和我親密接觸的小動物,是有些困難的。

但小葉子也是真的喜歡,她的購物車裡收藏了好多貓糧貓盆貓玩具、見到貓咪一直哇哇哇每一次都大呼『好可愛』,還喜歡學貓的各種姿態和樣子……

我能理解孩子對小動物的那份情感,難得她會體驗到照顧、陪伴、為一個小生命悉心付出,可是——也會有相應的擔心啊:

貓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玩具今天喜歡明天不喜歡就可以丟在一邊的,萬一隻是一時新鮮,之後不管了怎麼辦?養了就得負責,和生孩子一樣,娃知道這點嗎?

孩子提出了養貓,也非常誠懇地承諾會去照顧貓咪,可是她得上學啊,不在家的時候,貓由誰來照顧呢?她學習、玩耍、有其他事要做的時候,貓咪又是誰來伺候呢?

肯定是大人啊。

孩子說想養貓,我沒同意,但是……。

身邊不少養貓養狗的朋友,都和我們說過甜蜜增加、不便也會增加,尤其是出遠門,很多地方沒法帶寵物,那就得寄養、或是托朋友照顧。

無形中會多了很多麻煩事和牽掛,還有可能的疾病、死亡,肯定特別難過的……

這些幾乎是想到要不要養貓時,我瞬間就會冒出來的想法,一度,因為孩子真的很喜歡,我都不忍心總去拒絕她,會去反思:

我憑什麼用一個大人的思維,去推斷孩子會怎麼對待這個貓呢?說她會兩天新鮮、是不是太武斷了?

我希望賦能鼓勵孩子,有能力去照顧一個生命、渴望去照顧一個生命的想法是好的,但孩子每一次提到養貓,我們都拒絕,她收到的會不會反而是太多『我不行』、『我不被信任』的相反信息?

有關系就會有生老病死啊、我至於為了回避這些『不想要的』,就去拒絕那些也可能很溫馨的時刻嗎?

所以我幾乎是『松動』了,覺得如果孩子很堅定,不如就去挑戰下自己,接受這個『禮物』。

一方面療愈我曾經在小動物這裡的一些課題,一方面也去擁抱些不同的體驗,真遇到狀況了,總是有辦法解決的

哈哈,你以為接下來就是順利養貓了嗎?

NO NO NO!我們家非常地人間真實:人多啊,有一個不同意,都沒法養

我婆婆就說了,不養,她不喜歡貓掉毛,要經常收拾。

我一聽也是,即便我說不在乎,那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白天我基本都不在家,真正要去伺候貓的,才更有發言權啊。

所以這事兒目前在我家就是這樣,婆婆和孩子,意見是相反的,也都很堅決,小葉子和我聊天的時候意見老大了,『奶奶非不讓我養,會掉毛!哼!!』有時又會眼淚汪汪,『你們都不讓我養……』

我忽然覺得,養貓這個事兒就像一出『心理劇』

事實上總是會有一些時刻,我們不得不去拒絕孩子,也並不能因為孩子的訴求很強烈,就要一味地去讓渡我們的邊界——

既然共處一室、既然一個決定需要每個人的參與,那麼當然,也需要去獲得一致性的同意,既不是大人、也不是孩子單方面說了算。

著名的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不帶敵意的堅決,不含誘惑的深情』。

什麼是『不帶敵意的堅決』呢?

是說父母能夠理解和接納孩子的需求,如果做不到滿足孩子的需要,那麼就要堅決地拒絕孩子,同時在拒絕的時候,不評判、不攻擊孩子的需要,而是溫柔而堅定的表達。

我首先肯定了孩子想養貓的這份心願,請她看到,我這裡的松動、我有多麼想去支持她,但同時請她看到每個人的想法本身,都沒有錯,『就像你不喜歡吃菜,奶奶可不可以就是不喜歡掉毛呢?』

『可……以……』

不喜歡吃菜、也不喜歡被強迫吃菜這件事,真的是戳到她了

『那你如果非常喜歡養貓,你可以去和奶奶溝通,看她是否願意白天幫忙照顧,奶奶不想照顧的話,是不是可以拒絕呢?就像你拒絕吃菜一樣』

『可……以……』

『嗯嗯是的,但是你並不是完全養不了貓了,也許之後大人的想法會變;也許你長大了,有自己的住所、需要協商的人變少了,都是可以的,我也在適應長這麼大了,可能要學習去養小動物這件事。

但是很抱歉,在奶奶同意之前,我們確實無法養貓』

小葉子似乎道理上明白了,但情感上還是有點委屈,『為什麼你們都不讓我養貓?』

『嘿!寶貝,你可真是冤枉我了!』我故意像孩子一樣和她『撒嬌』:

『你知道我之前看到貓是什麼反應的,會嚇一跳,現在我都開始考慮養貓了,我還買了貓咪毛衣、包包,看到貓開始覺得可愛親切,這都是因為你喜歡啊,你在影響我啊!喂,可不可以不要對我要求那麼高,我需要你的肯定!我已經變化很大啦!』

小葉子樂了。

就是這樣的嘛,我是真的很認真地想了一些『方案』,如果我們暫時不能家裡養貓,還有什麼方式,去『過過癮』。

比如我留意到是有『擼貓館』的,可以周末去呀;我也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有貓的朋友的聚會,近距離感受一下;如果同學願意,暫借我們家養幾天也行啊……

甚至家裡的『貓』元素越來越多,除了前面說的衣服包包,哈,這是我買的故宮系列,超可愛吧!

我想孩子能感覺到,她是被拒絕的,也同時是被連接著的……

不帶敵意的堅決』,是困難的,有的人是無法不帶敵意,有的人是做不到堅決。

當我們沒辦法滿足孩子的時候,是否會感覺到內疚、無能為力呢?

——那也許是一個,特別棒的『深度看見自己』的機會。

有次在一個課堂上,一個朋友提到,他對於孩子提出買買買,常常是沒辦法拒絕、也覺得沒必要拒絕的,『沒多少錢,買就買了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是挺好的嗎?』

可他的這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被老師敏銳地捕捉到了。

老師問,『你小的時候,有向你的父母提出過需求嗎?』

他忽然愣住了,然後哽咽,半晌,臉龐掛滿淚水,『我竟然,從來沒有提過……因為我知道,提了也不會滿足,所以我假裝我沒有需求……』

我們都震撼不已,曾經的這份傷痛,等到自己當了父母,被深深的喚醒:

一個父親看著可以自如提需求的孩子,他不忍心拒絕,因為他看到了那個身上那個想要『完形』的內在小孩。

而我想,看見這一點,真的是非常的可貴,我們可以減少親子關系本身的糾纏,無論是拒絕、還是不拒絕,都可以在真實關系裡去自然呈現:不帶敵意的堅決,不帶誘惑的深情。

所以啊,嘿嘿嘿,這哪裡是養貓,每一個生活裡的發生,每一次情緒被勾起,都帶著背後的禮物呢,不是嗎:》

作者:吉吉。

微信公眾號「慢成長」聯合創始人,二寶媽,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前香港資深傳媒人,現居深圳。

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願與娃一起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