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thustra 是俄國藝術家Svetlana Petrova 已逝母親留下來的貓,因此Svetlana 視它為姊妹,並開始觀察它逗趣的神情進行創作,顯現出貓星人最平易近人的呆萌神態,為世界名畫表現不那麼正經、幽默且意想不到的一面。
Svetlana 甚至認為Zarathustra 才是真正的藝術家,而自己隻是助手。
常聽人說,十隻橘貓九隻肥, Zarathustra 也不例外,因此這一系列的肥貓名畫作品就被命名為《 Fat Cat Art 》。
荷蘭後印象派代表畫—— 梵高的《星空The Starry Night 》,裡頭的深藍色代表的是憂鬱,明滅不定的渦狀星點代表當時梵高躁動不安又迷幻的心理。
Svetlana 的二次創作將畫名改為《 The Furry Night 》,甚至幽默地將名畫背後的故事改成貓咪們正在為星星擺pose,但是當時的人們不懂,對梵高說: 「你畫的星星太肥了! 」於是梵高才將畫作改成現在的版本,原本悲傷抑鬱的故事被改寫得溫暖又療愈。
肥貓當然不會缺席世界上最經典的畫作之一《蒙娜麗莎》。
Svetlana 將創作故事改寫成: 蒙娜麗莎臉上的笑容不再神秘,隻因為手上抱著一隻軟呼呼的肥貓,達芬奇是因為在意眾人目光因此隻留下蒙娜麗莎的微笑。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筆下的《吶喊》靈感源自於當時在日落下散步,看見被夕陽染得一片血紅色的天空刺向漆黑的峽灣,突然感受到大自然劇烈又無盡的吶喊,仿佛世界末日要來臨,沒有出口的憂鬱。
Svetlana 則說,當時藝術家窮困潦倒,於是一隻肥橘貓便來幫助他,當他的模特兒並吶喊著: 「這太好吃了! 」
法國知名畫家米勒的《拾穗》反映出當時貧苦的農民隻能在收割後撿拾以求溫飽,金黃色的陽光下,婦人辛苦彎腰的樣子寫實地描繪了當時一般平民的辛苦。
Svetlana 將愛貓放到婦人的背上,想像當時統治這個社會的霸主就是貓,不論貧富,人們心甘情願辛苦地服侍他們,因為貓咪能帶給他們心靈的富足與安慰。
荷蘭畫家 揚·弗美爾 擅長表現光影間的透明感,畫作十分立體。
代表作品除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外,還有《倒牛奶的女仆》,畫中的女仆被評價為有與蒙娜麗莎同等級的神秘感,讓人猜想她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Svetlana 認為原畫中的女仆獨自一人倒著牛奶看起來是何等的寂寞,因此為她加了一位夥伴,也就是胖橘貓Zarathustra,光景突然明亮起來,多了些樂趣與幽默。
知名墨西哥女畫家 弗裡達·卡羅 一生承受數不盡的苦痛,從小兒麻痹、車禍後遺症、種族以及性別歧視,到情感上的折磨她都畫入作品裡,尤其以自畫像為名。
知名作品之一《兩個弗裡達》的誕生源自於弗裡達與丈夫的離異,她認為自己的心裂成的兩半成為兩個自己。
Svetlana 將肥貓置入兩個弗裡達中間,貓掌放在她們的手上,想藉由這個作品獻給所有心碎的人:貓咪能給你最棒的治愈!
除了名畫之外,近期Svetlana 也開始觸及世界知名景點和影集等多媒體的創作,無邊的想像和幽默讓人想一看再看。
雖然都是以合成為主,這樣的藝術創作其實不簡單,Svetlana 表示,為了一幅藝術品通常需要數個月來捕捉Zarathustra 的神情與姿態。
Flipermag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