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刻:一文讀懂孟加拉豹貓的前世今生。《圖+文》

大約在600萬年前,就已經有兩個貓科動物的分支慢慢形成了,生活在舊大陸版塊的一隻貓成為了這兩個分支的共同祖先:一個血統分支最終產生了家貓,這是現代家庭飼養的貓的祖先。

另一個分支產生了一種被稱為亞洲豹紋貓的物種,也叫野生『豹貓』。

它們分佈於南亞和東亞,徘徊在森林、農場和草原上。

平均體重隻有3至7公斤,很少有人會把這種生物誤認為是真正的豹子。

然而事實上,它仍然是一種迅猛的捕食者,就像真正的豹子一樣,這些貓群體身體都有花紋:類似花朵形狀的斑點遍佈全身……

在20世紀初,人們對異域風情寵物貓的需求創造出了一個雜交貓的市場。

一些人通過將亞洲豹紋貓與家貓雜交,從而誕生出一個新的品種————孟加拉豹貓,這隻所謂的『孟加拉貓』在當時可能是相當少數的品種。

在孟加拉豹貓繁育之初,培育出孟加拉豹貓的寵物研究專家之一是遺傳學家威拉德·森特沃爾。

1971年,時任加州洛馬琳達大學教授的森特沃爾開始嘗試雜交家貓和亞洲豹紋貓,來改善家貓的健康基因,因為據研究亞洲豹紋貓對貓科動物最容易得的白血病有天然的抵抗力,貓白血病是他選擇研究的一種動物癌症課題。

通過他的雜交貓研究,森特沃爾尋求與這種疾病相關的遺傳過程的新的見解。

但是,他並不是第一個嘗試家養豹貓繁殖的人,相關文件顯示,其他雜交豹貓品種早在1931年就已經誕生了。

我們不能在不承認已故的讓·密爾的研究成果的情況下討論孟加拉豹貓的起源。

作為森特沃爾科研課題的合作者,這位環保主義者在1963年將孟加拉豹子與一隻黑色雄貓交配……就這樣,他開始了對孟加拉豹貓長達數十年的科研熱情,密爾的繁育出來的豹貓及其後代很快就會成為備受矚目的貓展上的常客,通過貓展讓這個品種迅速普及了。

另一位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叫比爾·恩格勒的人,他是一名動物園管理員和動物進口商。

恩格勒在1970年代初用一隻豹貓繁育了許多半家養半野生的小貓,他可能還給這些小動物起了通俗的名字:『孟加拉』可能是縮寫『B.Engler』的音譯。

時至今日,貓咪愛好者仍可以找到有著多種不同顏色和圖案的孟加拉豹貓。

大多數人將這些動物與上面詳述的圖案結標記聯系起來,但並非所有的圖案結看起來都一樣,有的可以是尖的,模糊的箭頭形或者橢圓形,還有一些像甜甜圈般的圖案,其他孟加拉豹貓還有所謂的『爪印』圖案。

孟加拉豹貓的皮毛的底色也有很多不同,它可能看起來是棕色、金色、炭灰色、銀色甚至是白色,沒錯,市場上確實有看起來像微型雪豹的白毛孟加拉貓。

孟加拉豹貓喜歡高強度的鍛煉和追逐遊戲,幾乎一直都在活動。

所以為了防止它們無聊,你可以準備一些能移動的玩具或抽出大量時間陪它們互動玩耍。

像熱帶草原貓《另一種雜交品種》一樣,孟加拉豹貓對水也有親切感,你甚至可以帶著它一起玩水,如果條件允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