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位喵主子的鏟屎官到開一家又愛又氣的貓舍,從第一次遇見自家的主子懷孕生了寶寶的不知所措到毅然離了職從零開始經營全是主子的貓舍,成為不少人『痛並快樂著』的真實寫照。
對於『經營一家貓舍』的體驗,你有什麼看法呢?
網友談
在知乎上,一則『經營貓舍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問帖引發熱議,其中,有網友形象地比喻『開貓舍第一件事就是選種貓。
選種貓這件事,有點類似於我們去4S店買車;一開始打算買奇瑞,然後看吉利也不錯,咬咬牙加點錢想買個起亞,想想還不如一步到位買個入門級的寶馬,後來又覺得入門級肯定B格不高啊,至少要中檔水平的嘛,然後一條街走下來,覺得最應該買瑪莎拉蒂』
而一位經營美國卷耳貓和佈偶貓貓舍的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如果抱著貓販子的心態就是養幾對貓然後就指望著他們給你生小貓賺錢,那麼就算了,這真的不算是經營貓舍。
因為愛貓,也有了開一家貓舍的打算,兩年多的時間裡,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先後投入了30多萬。
她總結自己花費的去向,包括註冊貓舍,種貓的選擇,去國外觀摩國家展學習feline和breeding知識,帶自己引進或自己繁育的賽級貓咪去參加比賽以及對貓舍本身的投資等等。
還有網友談及貓舍運營的日常生活——從早上開始,鏟屎收拾貓砂盆,刷洗所有的貓飯碗和水碗,吸塵器吸全家的地板,拖把拖地,噴灑消毒水,然後開始準備貓飯。
每天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樣一系列討雷打不動的流程裡,早已形成習慣。
而令他最『痛苦』的莫過於給主子們洗澡,不知道這是多少人感同身受的場景。
從業者談
這樣的『痛苦』在Catmelon貓舍的負責人薇薇身上,同樣深有體會。
她告訴雕兄,自己開英短貓舍的時候,最多連大帶小有32隻貓主子,其中種貓11隻,其餘全是小貓。
小貓在打疫苗前是籠養,種母全部散養,種公分時間出來放風。
回想起那時候的感觸:『其實,每天看到奶貓很開心、很滿足,但是也很頭大,因為要不停的收拾他們』。
相似的『痛苦』,Sistercats貓舍負責人貓貓姐也有感慨:開貓舍和養寵物完全不一樣,有幸福也有煩惱。
而這些困擾她的煩惱,一部分來自於繁育環節,尤其是經歷過自家貓咪的難產或死亡,小貓不到一周夭折之後。
而雕兄能夠感受到的『煩惱』是,生意之外更重要的是生命,是愛,是尊重。
對於這種愛與尊重,雕兄注意到,在薇薇的朋友圈狀態裡也有體現。
對於前來買貓主子的顧客,她這裡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對方朋友圈設置了訪問權限的人恕不接待。
對此,她發文表示:『加我的人請自覺打開你的朋友圈,要買我的小貓最起碼要了解你的日常,將心比心,以誠相待,謝謝各位』
貓貓姐向雕兄介紹,自家豹貓多半以預購為主,交定金,簽合同,待貓咪長大一些,打完疫苗,驅完蟲,然後收取尾款,向顧客發貓。
在豹貓的售價上,一般絕育寵物級在6000~10000元,繁育級在10000~15000元,賽級要更貴一些,要在18000元起;而影響純種貓價格一個主要因素是看品相。
雕兄在京東活體銷售平臺上了解到,心寵店鋪的純種豹貓在6500元的售價,而狗時代店鋪的豹貓售價甚至高達19999元。
貓貓姐還表示,豹貓的產量不算高,一般一窩2~3隻比較正常,一窩1隻也很常見,一窩6~7隻的時候少有。
雕兄談
透過以上,雕兄接觸到的隻是寵物活體繁育的一隅,而縱觀整個寵物活體繁殖市場來看,在國內眾多貓舍從業者中保持著『小而美』的狀態,還沒有孵化出極具規模的公司。
究其原因,總結一二:
《1》大多貓舍體量較小,分散不一,市場信息不夠對稱,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2》貓咪銷售作為一種非標品,類似於古玩文物市場,品相,純種等因素影響下,很難有穩定可期的價格體系;
《3》活體繁殖到活體銷售的個中環節的痛點明顯,針對於寵物行業發展的政策法令和基礎設施尚待完善。
《4》天貓和京東等流量平臺雖有入局,但市場長久以來形成的『不信任感』,依然是整個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名字略黃心地純良的作者:雕兄
長得不美還胖的美編:馬鈴薯
首發:寵業家